<
m4n6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嫡长孙 > 第48节
    赵长宁立刻就跪倒了地上。“殿下,此事微臣不敢!”如果由她直谏朱明炽,他必然以为是她告发的,肯定不会放过她!

    朱明熙笑了:“你倒也不是胆小之人,怎么这事就不敢了?”

    赵长宁无法直接说理由,一时半会儿,却想不出个合适的理由出来。太子是想让她升官,所以才把这件事交给她办。她的手紧紧掐着手心,伏跪在朱明熙面前,分明地能感觉到,殿内的空气一点点地凝固了起来。

    朱明熙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,他静静地立在她面前问:“有何不敢?”

    朱明熙这段时间一直在查内奸,岂不是要对她起疑了!

    赵长宁咬了咬牙说:“昨日,微臣的马差点把我甩下马背。二殿下曾救微臣一次,微臣不想被人当做忘恩负义之辈……”

    “原是这样。”朱明熙点头。

    赵长宁不知道他有没有信,朱明熙一直站在她身前没有动。她半跪在地上,没有抬头看。

    看来经历两次变故,太子殿下已经变了。

    至少,他不再全然是那个温柔的太子殿下了。

    长宁道:“殿下莫不是疑心我?——微臣若有二心,又怎么会告诉殿下漕运被二殿下掌控一事。”

    朱明熙叹了口气,伸手来扶他起来:“长宁,你我二人已经深交,我如何会怀疑你!只是我不解你为何拒绝这件事,这分明就是让你升官的好事。你若有什么不好说出来的话,大可告诉我。”

    这件事怎么能告诉太子殿下。

    赵长宁摇头道:“别的什么也没有,殿下知道微臣没有二心就可。”

    “我自然不会难为你的。”朱明熙握着他的手,看着他的侧脸轻轻地说,“既然如此,此事我就交给别人去办吧。你快起来,莫跪着了。”说罢伸手一拉他,赵长宁站起来的时候却撞到了他身上,朱明熙自然而然地搂住了他。

    赵长宁看着他俊秀的脸,深而清澈的眼睛,瞬间反应过来后退。

    朱明熙放开了她:“行了,你退下吧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从太子宫中出来,正好遇到了皇后娘娘前来东宫的銮驾,她跪在路边,直到皇后娘娘的銮驾浩浩荡荡过去了,才站起身往直道走去。

    直道的尽头,她看到有个人在慢慢走。

    比常人高大的背影,挺得笔直,只是脚步有些蹒跚,两侧的侍卫等他走过来的时候,都恭敬地对他下跪。

    赵长宁听到其中有个人说:“殿下,属下原来在您手下的虎贲营任职,后才选入金吾卫。”

    那个人看着他的目光流露出敬仰,“属下一直敬佩殿下的勇毅!”

    “知道了。”朱明炽点头说。

    赵长宁跟在他身后,一步步跟着走出直道。直到过了午门,朱明炽的侍卫都迎了上来给他批披风,前面的朱明炽才站定了。他淡淡地道:“赵长宁,你要跟我到什么时候?”

    赵长宁想说自己无意跟着他,但朱明炽已经转身,定定地看着她了。

    她只能走上去说:“下官并未跟着殿下,不过是刚从东宫出来,才碰巧遇到殿下了。上次一事还要多谢殿下救我了,不知道殿下身体可否好些了?”

    朱明炽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:“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才被皇上罚跪,又如何能好?赵长宁觉得此话问得不太好,笑了笑:“下官愿殿下身体康健而已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不知道说什么,直身就告退想离开,走到他身边的时候却一把被抓住,他道:“跟我走一趟。”

    他要带她去哪儿?

    赵长宁推说自己还有事,但朱明炽如何理会听她的,一贯发号施令的人,带着她上了自己的马车。

    酒楼上,赵长宁看到他的侍卫一坛坛地搬酒上来,额头微微抽动:“殿下,我不善饮酒,您要是想找人陪您喝酒的话……最好是换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朱明炽单手拍开了酒坛上的泥封,这酒应该是刚从地窖里起起来的,闻起来有股清冽甘甜的香味。

    “拿酒器来。”朱明炽说。

    于是赵长宁只能找了找,在他面前放了个硕大酒碗,然后在自己面前放了个核桃大小的小酒杯。

    朱明炽看着她不说话。

    赵长宁一脸不知所以然的表情问他:“怎么了殿下?”不这样喝,她怎么顶得住朱明炽。

    朱明炽嘴角一勾,也没有说什么,抬手叫旁边的人:“倒酒吧。”反正他的酒量好。

    殿下竟然还有抓人喝酒的习惯。赵长宁摇摇头,他难道不知道,现在京城里都开始传他因为好男色,所以至今没有正妃吗。还不跟她保持距离,是想以后娶不到正妃吗?

    他一碗碗地接着喝,赵长宁就喝了两三杯。朱明炽是越喝酒越清醒,赵长宁却越喝越不清楚。

    看到赵长宁有点微醉了,朱明炽说:“赵长宁,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你可知道?”

    赵长宁虽然喝大了,但并不影响她脑子转的速度,只是不能再控制自己是那个冷漠疏淡的赵长宁了。她头微微地一歪看着朱明炽,然后一点:“殿下,我知道,我是探花郎出身。”

    朱明炽嘴角又一勾,赵长宁有的时候真的挺好玩的。他伸手,放在赵长宁的手臂上:“我不想被别人掌控生死,我只想掌控别人的生死——赵长宁,我也可以让你当纯臣。只要你未曾害过我,我倒不介意你是太子的人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眼睛微张,她总觉得朱明炽的话有点不寻常。

    “殿下,我……”她想说什么,但最后还是靠在了桌上,撑不住地闭上了眼睛。

    赵长宁虽然酒量不大,但是酒品不错。喝醉了只是会昏睡而已。她睡前还在想着,二殿下……恐怕绝不是别人说的草包。

    只是她似乎感觉到了一只手,轻轻地摩挲过她的脸。

    指腹粗糙,但是动作倒是挺温柔的。

    那手指往下游移,停留在了她紧密的衣襟上,然后停顿住了。

    第56章

    赵长宁睁开了眼。

    他脸色淡漠地在喝酒,望着打开的窗扇。

    窗扇外是河运,璀璨的火光映着湖面的波光粼粼,甚至有船桨洑水的声音,秦淮唱腔和交谈喝酒的声音传来。热闹而繁荣。

    赵长宁完全镇定了,眼睛如水洗过一样清明。

    朱明炽听到动静,也没有回头:“醒了?”

    “殿下,天色已晚,我怕是要先回去了。”赵长宁站起来拱手道。

    朱明炽似有若无地点了点头,看了她一眼,与平日相比,目光算得上是温和:“我叫人送你回去吧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道:“多谢殿下,下官自己回去即可。”

    朱明炽淡淡地看着她:“赵长宁,我叫人送你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静默,朱明炽就站了起来,慢慢地,一步步地走到了她面前。他比她高了太多,居高临下,语气冷淡了一些:“你怕什么?”

    赵长宁的手紧紧地握着。

    朱明炽看到她怕,嘴角微微一扯:“还是你要我亲自送你?倒不是我不愿意,我是怕你跟你家人说不清。”

    “多谢殿下,谁送我回去?”能屈能伸,赵长宁抬头一笑。

    朱明炽招手叫人进来,是个穿着程子衣的跨刀侍卫,长了一张方阔的脸,在朱明炽面前恭敬地跪下:“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送赵大人回去。”

    那人应喏,站起来在前面引路:“赵大人跟我来吧。”

    赵长宁跟着他走出了房间,一路下了楼梯,走过重重守卫的侍卫,似乎才意识到这个人是个皇子。

    方才的感觉,一幕幕地在心里上演。越发的冷,越发的坚定。

    她仍然能感觉到放在她背后淡淡的目光,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。明明就没有什么含义,却让她的双膝发软,背心出汗。

    回到赵家之后,长宁躺在床上,顾嬷嬷给她按摩着双膝,久久的未能入睡。

    朱明炽有一点没有说错,赵长宁的确怕他。

    其实朱明炽是让她隐隐恐惧的。大概是第一次见面的时候,他对她突然爆发的印象一直残留在她的记忆里,或者是那个梦的影响。当她发现那种感觉跟梦吏越来越靠近的时候,她就更怕了。

    她告诉自己没有什么好怕的,那种被控制于一个人的气场之下,手指战栗的感觉,那种可能会被摧毁的感觉。

    只是自己忍不住而已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太子遇刺一事,大理寺、刑部还是查不出个所以然。但不管是不是真的查不出来,总要拿个说法出来。

    两边的大佬为此觉都睡不安稳,把猎场翻了个底朝天。大理寺、刑部高手尽出,沈练甚至亲自审讯禁卫军,搞得非常紧张。

    清冷的深夜里,锦衣卫指挥使将一份文书送入了御书房。

    皇帝仔细地看了,面无表情地问:“此事当真?”

    自古皇帝就是最信任锦衣卫的,锦衣卫指挥使一职多半是世袭,现在的锦衣卫指挥使陈昭祖辈就是锦衣卫出身,曾给先皇挡过箭挨过刀,因此世代受皇帝重用。陈昭刚满二十五岁就当上了锦衣卫指挥使,算是皇上对他的器重。

    陈昭道:“微臣尽忠于陛下。没有确定的东西,也不敢拿到陛下面前来说。”

    皇帝面色复杂地叹了口气,放下了手中的文书:“……怕是自朕罚了他一次之后,他就内心不安了吧,觉得这个太子的位置他坐得不稳!好计谋!老二若是死了,自然除去一个心腹大患。老二若是没死,守卫猎场失礼,也能让朕厌恶他一层……”

    陈昭又怎么敢接皇帝的话。

    还是皇上有些疲惫地说:“罢了,传令下去,这件事不要再查了。”那份文书让他点了蜡烛烧了,扔进旁边的洗笔缸里。

    “朕倒是愧对了明炽,本来就因此受伤,朕还要罚跪他。”皇上出神地想了会儿,传旨:“叫李一全进来。”

    司礼监秉笔太监李一全进来后,皇帝就对他道:“朕记得当年西北边境瓦刺作乱,二皇子虽然清剿了大部分,却还有些在流窜。传朕旨意,加封朱明炽为陕西总兵,镇北大将军,赐食邑三千户,亲卫两千人。即月起往西北镇疆,清剿流寇。”皇帝说完,李一全立刻拿了笔代写了口谕,准备叫太监出去传旨。

    旁边所立的陈昭眉毛微动。

    朱明炽要去西北的消息传遍朝野。

    长宁听到后沉思许久。

    皇帝这招恐怕是一箭双雕之策。一则也觉得在遇刺一事中愧对朱明炽,干脆还给了他兵权,给了他实权。二则朱明炽远离京城,自然京城会和平很多。

    赵长宁突然反应过来,皇上恐怕是认为,猎场的事是太子安排的!所以才下令不准再查,而且还安抚了朱明炽。

    但是给了朱明炽实权之后,他在朝廷的地位却水涨船高,要是哪天从西北归来,绝对是太子党的心腹大患!

    实在是圣心难测。

    长宁放下了笔。窦氏指挥着婆子给她换屋子里的棉褥、帘子。将她书房盖了一冬天的竹帘也拉起来。整个屋子里都是暖和的阳光。

    窦氏瞧她的官服下摆破了个口子,立刻叫婆子拿了针线来,要亲自给她补。

    长宁道:“娘,不必了,叫香榧她们补就行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自小到大穿的衣裳,都是娘来补的。”窦氏拉着儿子坐在身边,温暖的阳光照着两人身上,“这有什么的。”